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,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!
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
搜索:
没有找到相关结果
文学风 - 文学风分享原创乐趣,wenxuefeng.com
赞同来自:
jmljel - 宁静致远,诚以致信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
神同在
2 个回复
文学风 - 文学风分享原创乐趣,wenxuefeng.com
赞同来自:
jmljel - 宁静致远,诚以致信
赞同来自:
在这种社会制度下,基督的福音传到有奴隶背景的家庭时,就出现了比较难解决的问题:基督教的福音强调人人平等,奴隶也是人,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,但是社会的大环境没有改变,拥有奴隶的人如果信了主,是不是应该马上解放所有奴隶呢?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说,正应该如此;但在当时谁能这样做?这样所蒙的损失未免太大了。
歌罗西有一位知名的信徒,名叫腓利门,是个大财主,手下也有奴隶。而他同时也是歌罗西教会的主要负责人,歌罗西教会就是将礼拜的场所定在他的家里。他有一个名叫阿尼西母的奴隶逃跑了,按当时来说,他有权利报案,官府要是将阿尼西母抓到了,交还给他,他可以任意处置。结果阿尼西母是逃到罗马,其时保罗正在罗马,阿尼西母听了保罗所传的福音,信了主,并服侍保罗。保罗详细问及他的情况,知道他是逃奴,因此,保罗劝说阿尼西母回到腓利门身边,并且他也写了这封信给腓利门,请求他重新接纳这个逃奴,并要看他如弟兄,不可像外人对待逃奴那样的手段对待他,在这事上要显出属主的爱心来。
这件事在奴隶制度还“合法”的社会背景下,体现了基督徒超前的人权观点,传达了基督的爱在圣徒身上的活见证。